根据数据显示,2022年欧元兑美元可能会继续下跌,达到110的水平,并有可能在年底前跌至更低水平。这主要是因为美联储加息导致美元走强,而欧洲央行则不太可能加息,导致欧元走弱。欧元作为美元指数的主要成分之一,两者之间存在明确的相互影响关系。
1. 欧洲央行不太可能加息
欧洲央行在美联储转向加息的情况下不太可能加息,这将对欧元汇率产生负面影响。由于欧洲经济增长疲软、失业率高和债务问题依然存在,欧洲央行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较大。欧洲央行的不加息决策将进一步削弱欧元。
2. 通胀水平压力
欧元区一直面临低通胀的问题,而欧元的升值将进一步压低通胀水平,这显然是欧洲央行不愿意看到的情况。为了避免通缩风险和经济增长的下行风险,欧洲央行可能会采取进一步的宽松货币政策,这将对欧元汇率形成下行压力。
3. 欧元作为美元指数的主要成分
欧元是美元指数的第一大权重货币,两者之间存在明确的相互影响关系。如果欧元走弱,将有助于推动美元走高。当欧元兑美元汇率下跌至1.13时(自去年7月以来未曾达到的水平),可能标志着美元的“微笑曲线”最后一部分的完成,这将推动美元走强。
4. 欧元兑美元走高对欧元/瑞郎的提升
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欧元兑美元可能会上升,这也将推动欧元兑瑞郎汇率指向1.09。对于该货币对来说,欧元区宏观经济的表现将是关键。如果欧洲经济好转,将提升欧元兑美元汇率,并有利于欧元兑瑞郎汇率的上涨。
5. 美元周期性走弱对欧元有利
欧元可能成为美元周期性走弱的重要受益者。当前,欧元在美元指数中的权重比例超过50%,如果欧元升值,将对美元走弱产生影响。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,欧元升值也将对商品价格产生反响,进一步推动美元下跌。
根据相关数据和分析,预计2022年欧元兑美元将继续下跌,可能达到110的水平,并有可能进一步走弱。欧洲央行不太可能加息,低通胀水平对欧元形成压力,而欧元作为美元指数的主要成分和美元周期性走弱的受益者,也将影响欧元走势。